養(yǎng)雞育雛是關鍵,育雛第一周是重中之重。很多養(yǎng)殖戶對育雛第一周的管理都很重視,這關系的雞雛卵黃的吸收,卵黃吸收充分,給雞的生長打下很好的基礎。但是很多養(yǎng)殖戶,在管理細節(jié)中,還是模棱兩可,不清楚自己的操作錯誤到底出在哪里。今天就把養(yǎng)殖戶常見的6種錯誤以及解決方案,做一個詳細歸納分類。
1、上雞先預熱
養(yǎng)殖戶都明白一個標準:育雛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。養(yǎng)殖戶測定雞舍溫度用的都是溫度計。溫度計代表的是雞舍空氣的溫度,不能代表雞接觸的地面,籠體的溫度。溫度總會從高溫傳導到低溫,我們冬天用暖手寶暖冰涼的手腳,就是這個原理。雞舍中冰涼的地面和籠體,會在雞休息的時候,吸收雞身體的溫度。這就會導致雞雛出現(xiàn)雞爪冰涼,腹部受涼拉稀等癥狀。
在上雞以前,把雞舍溫度提前1~2天上升到35攝氏度,這樣雞舍的地面,墻壁,籠體吸收充足的熱量,從雞雛身上帶走的熱量就會少,從而減少雞雛受涼。雞舍預熱是否充分,看著溫度計都是35攝氏度,但是育雛的效果截然不同,這是育雛成功的第一步。
2、初始溫度設定技巧
雞雛的品種不同,飼養(yǎng)方式不同,雞雛質(zhì)量不同,因此育雛初始溫度的設定,35攝氏度只是一個參考標準,不是固定數(shù)據(jù)。特別是溫度計的懸掛范圍,會直接影響到雞舍的溫度。雞舍中溫度不是均勻的,靠近熱源的地方溫度高,遠離熱源的地方溫度低。特別是肉雞雞舍,比較長,我們需要重點考慮到雞舍遠端的溫度。
因此需要結(jié)合雞群狀態(tài)來設定溫度,靠近熱源附近的雞,稍微熱的張嘴呼吸,問題也不大,一定要照顧到雞舍溫度低的位置的溫度??傮w參考標準:根據(jù)雞群狀態(tài)來升溫,5%左右的雞雛張嘴呼吸,溫度最為適宜。
3、葡萄糖的合理運用
很多養(yǎng)殖戶在雞雛來了以后,都知道加葡萄糖來緩解脫水,補充能量。還有很多養(yǎng)殖戶在雞雛剛來直接是紅糖和生姜給雞雛驅(qū)寒。這些操作乍一看,沒什么問題,其實仍然有很多紕漏。首先是使用時間和用量的問題,葡萄糖用久了容易導致雞雛拉稀,紅糖用多了會導致雞雛腸道蠕動減緩,導致雞雛糊肛。 因此不論紅糖還是葡萄糖,使用時間不宜過久,建議雞雛回來當天用6小時左右,后邊就不需要飲用了。同時需要注意,生姜這個時候并不適合添加。生姜是發(fā)散的藥,而雞雛剛來,很多時候都存在長途運輸?shù)拿撍Y狀,生姜會加劇脫水,因此不建議雞雛直接使用。 開口藥的目的是凈化雞雛的沙門氏菌,大腸桿菌。健康的雛雞,是不需要使用開口藥的。但是我們在養(yǎng)殖的過程中,誰也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。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,誰也不敢保證雞雛完全健康,因此開口藥還是需要使用的。開口藥建議使用安全性高,適口性好,代謝周期長的藥物。 開口藥使用時機:是藥三分毒,不論什么藥物,對雞都是有傷害的,雞雛剛來,不建議用藥,讓雞雛先采食,飲水,讓脾胃先運轉(zhuǎn)起來,再考慮投藥。功能型飼料添加劑,因此用藥的時候,建議在雞雛第二天使用,并且采用全天飲水,來降低有些藥物適口性差,導致雞雛飲水量的問題發(fā)生。 育雛前幾天,雞雛生長慢,對氧氣的需求不是很高,自由通風,就可以滿足雞雛的生長需要。育雛前3天需要做的事,保證雞舍溫度的穩(wěn)定性,不要按照教科書的方式,直接降溫,前三天的溫度穩(wěn)定,有助于雞雛吸收卵黃,促進發(fā)育。 以前育雛都是考慮溫度,沒有考慮濕度,現(xiàn)在隨著管理水平提高,養(yǎng)殖戶在育雛的時候,溫度和濕度都很重視。很多雞舍還是比較簡陋,很難保證溫度和濕度的平衡:溫度高了,濕度就會低;濕度高了,溫度就會低。對于這個問題,養(yǎng)殖戶需要明白,溫度是第一位,雞舍首先需要保證溫度,然后盡量來提升濕度。 這六大方面,就是育雛期間,養(yǎng)殖戶最為困惑的問題,也是很多養(yǎng)殖戶很容易犯錯誤的方面,當我們做好這些細節(jié)改善,育雛的成活率將會更高。